作为一名资深军迷,昨天的九三阅兵太让我震撼了。一款款新型国产武器装备令人目不暇接,特别是之前被网友们戏称为“双离谱”的新型坦克,颠覆了所有人对于坦克的认知,而且我们也第一次知道了它的名字,100坦克。
看到这款世界最先进的中国战车通过天安门广场,我的脑海中却突然出现了一张老照片,它记录了中国装甲兵在抗日战争期间,极为悲壮的一幕。
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8月21日,出自日军摄影师之手。当时,淞沪会战已经打响整整一周。只见在上海虹口的街道上,一辆中国军队坦克正向日军阵地冲锋。奇怪的是,它并没有得到步兵支援,就像一位孤独的骑士义无反顾迈向最终的归宿。
日军战后摆拍的照片
历史的真相是,这张照片是战后摆拍的,日军为了炫耀所谓的武勇,将已经被缴获的战车开到此地拍摄,得到的效果却是截然相反,人们因此记住了这辆孤独的战车,以及三位为国捐躯的英雄。
英制维克斯轻型坦克,虽然装甲孱弱,但火力还算强大,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撒手锏。可惜的是,当时中国军队步坦协同能力严重不足,坦克难以得到步兵的有效支援,在冲入敌阵后纷纷被击毁。
这辆坦克也是如此,在被日军包围后,车组坚决不降,最终力战殉国。他们的名字是,郑绍炎、吴健和卜孟英。其中车长郑绍炎刚刚结婚,日军在战车中发现了一些首饰,那是他准备送给新婚妻子的礼物。
硝烟散去,英雄的鲜血没有白流。中国赢得了抗战胜利,成为了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,我们已经可以自己生产坦克,而且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坦克。我想做一件事,用另一张照片中证策略,告慰中国装甲兵先驱们的在天之灵。
可能是郑绍炎车组殉国的位置
经过网友考据,上海虹口区唐山路、丹徒路路口,应该就是郑绍炎车组殉国之地。
我在花店买了一束菊花,老板问我是送老人还是年轻人?我想了想回答:是年轻人。老板挑了个别致包装,说这颜色合适。
经过旧改,现场早已经看不出老照片中的模样,不远处就是在建中的浦西第一高楼,昔日战火连天的北外滩,如今已经是上海最繁华的区域。
在电线杆边摆上鲜花,和两张照片,一张是那张著名的场景再现,另一张是100坦克通过天安门广场。
我在边上还别了一个小首饰,相信有情人已在另一个世界重逢。
山河无恙,英灵不朽中证策略,这盛世如您所愿。
富祥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